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24 11:22:52
有关中班教案八篇

有关中班教案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鸭、小猫、小兔子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英语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教师做示范):“eyeseyes。。。nosenose。。。mouthmouth。。。earsears。。。faceface。。。”(并加上手势语)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猫、小鸭子、小白兔,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

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鸭子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猫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白兔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蜜蜂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4、找图形宝宝

师:现在老师在地板放三个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三个图形宝宝,现在跟老师一齐来

说口令:走、走、走,找个图形站站好。表现好的加以表扬。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

(四)以英文歌曲结束,《Ifyorarehappy》

中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自己的变化,3—4岁幼儿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作为成人,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教材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其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爱好等,知道 “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同时,通过活动为他们大胆表达自己提供机会,促使幼儿为自己感到高兴、感到骄傲、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二、活动目标:

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认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名字,不同的外貌、

1、积极探索并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

3、幼儿学会欣赏自己,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到高兴。

三、活动准备:

1、拍摄本班教师和其他班级教师的照片以及幼儿穿园服的集体照。

2、活动前为幼儿进行录音。

3、安装有穿衣镜的活动室或盥洗室。

4、活动前可通过问卷等形式向家长做有关幼儿爱好的调查,教师对幼儿的爱好有较详细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

1、进行点名游戏,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名字。

教师点名:***(**)在哪里?幼儿回答:***(**)在这里。

2、出示教师和幼儿的照片,引导幼儿从外貌上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1)出示教师照 ……此处隐藏2259个字……老鹰啄气球》音乐和一首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韵律《老鹰啄气球》

师幼听完整音乐进行游戏一次。

二、气球长翅膀

1、师:游戏好玩?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出示气球)可以怎样玩气球?(简单讲述)

你能用小手把气球拍上去,让气球象长了翅膀一样飞起来,不掉下来吗

2、、幼儿用手玩气球,教师参与其中鼓励幼儿用手背、手指,变拳头等或用手指弹一弹。(教师小结)

3、师:除了用手,身体的哪些部位也能让气球飞起来,象长了翅膀一样呢?

请个别幼儿说身体部位,教师在自己身体部位上粘贴圆形卡纸。

师:这么多身体部位能不能让气球象长了翅膀一样飞起来呢?来试一试

A:请全体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碰击气球,是提醒不能用手帮忙。(播放音乐)

B:验证各个部位是否都能让气球飞起来。请个别幼儿演示,碰击后不能让气球飞起来的教师并撕下哪个部位的卡纸。

4、再次组织幼儿玩能让气球飞起来的身体部位。

5、老师不断变换指令让幼儿玩气球。如:用头顶气球,用膝盖顶气球……

6、放松活动:欣赏教师顶球

师:看你们玩的这么开心,我也想玩一玩,你们先坐下来休息,看我表演吧。

教师边顶边唱《头发、肩膀、膝盖、脚》的歌曲。可变换歌词。

三、气球“蹦蹦床”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让气球长上了翅膀一样在空中飞起来,气球可开心了。现在它想到蹦蹦床上去玩一玩,气球的蹦蹦床在哪里呢?(出示丝巾)怎么玩呢?

1、介绍玩法:两位幼儿一组,各抓住丝巾的两个角,两位幼儿互相配合上下抖动丝巾让气球在蹦蹦床上不停的蹦跳、弹起。

2、幼儿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游戏。(播放音乐)

3、教师小结:游戏好玩吗?下课后,小朋友可以想出更多更好玩的方法玩气球。

四、放松活动:气球按摩床

师:玩了这么久的游戏小朋友都有点累了,让我们躺在气球按摩床上休息下吧。

1、把气球垫在被子下面,小朋友躺在上面,气球会破吗?

2、请个别幼儿躺在上面试一试。(提醒要轻轻的)

3、设悬念:为什么气球不会破呢?请小朋友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去查下资料,再来告诉大家好吗?

4、放音乐,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词内容。

2.在学唱这首歌的基础上,表演歌曲。

3.教育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顿。 活动难点:创造性地表演歌曲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森林背景图、歌曲故事情节挂图、蘑菇,小兔头饰、兔妈妈、小松鼠、小猪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1、准备练习:做律动:拍手挽花,拍手点头。引导幼儿安静做好。

2、用故事情节引入,激发幼儿唱歌兴趣。

①教师出示小兔说:“看看谁来了?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兔采蘑菇》的故事,好不好”?

②讲故事,幼儿仔细倾听。

听完后,教师说:故事好不好听?故事里有谁?我已经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那,今天我们就学习歌曲《小兔采蘑菇》。

3、学唱歌曲前,我们要先练练小嗓子,这样唱出来的歌才好听。要求幼儿抬头、挺胸、背坐直。

发声练习:1=C-F 1 23 4︱5 -︱5 43 2︱1 -‖

啦 啦 啦 啦 啦啦 啦啦 啦 啦

啊 啊 啊 啊 啊啊 啊啊 啊 啊

二、欣赏歌曲,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①、教师清唱一遍歌曲,幼儿欣赏。

②、教师边弹琴边唱,请幼儿再欣赏一遍歌曲。

提问:歌曲里有谁?讲了什么事?

③、出示故事情节图,说:“老师把这首歌里讲的故事画成了图,来我们一起看看,说说”。

④、逐一展示每幅图,边看图,边说故事情节。

2、学唱歌曲。

①学念歌词,老师和幼儿根据刚才看的故事图,有节奏的念念歌词。 ②学唱乐谱,老师教幼儿学唱每句乐谱,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③再整体听老师唱一遍歌曲。

④ 教唱歌曲。注意唱出休止符的停顿。

⑤集体跟唱,学习歌曲。

⑥请学会了的小朋友,到上面来带着大家一起唱。

⑦注意纠正幼儿唱歌大吼大叫的不良习惯。

⑧再集体唱一遍歌曲,自己创编动作。

三、表演游戏。

1、小结歌曲内容和小朋友在唱歌活动中的表现。

2、师:“谈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白兔?你们喜欢它吗?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什么?”

这是一只喜欢帮助别人的小兔子,帮助了别人,它觉得很快乐。小朋友

也要学习它,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如:有小朋友摔倒了,我们要主动把他扶起来。

3、出示兔子、小猪、松鼠头饰,请幼儿表演。

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兔、小猪、松鼠、兔妈妈,其余的幼儿唱歌曲,进行表演。

4、简评幼儿表演的情况,总结整个教学活动。多给幼儿鼓励。

四、延伸活动

放小兔跳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出去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手口一致的一一点数。

2、指导幼儿对点数后的结果进行计数并记出总数和书写数字。

3、学习对20以内的计数,同时学习数字的书写。

活动准备

1、西红柿、西瓜、花朵、小鸭子的磁贴若干,数字磁贴若干。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在黑板上画图表,将实物磁贴放在表格中,请幼儿选择对应的数字磁贴放在后面的表格中。

2、教师可以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选择和摆放一种实物磁贴的数量,再请另一名幼儿到黑板前对这种磁贴进行点数和摆放数字,请其他幼儿进行判断。

3、对同一种实物磁贴,教师可以请不同的幼儿到前面来进行数量选择和摆放,可以生成更多的新题目,同时也可以给更多的幼儿机会。

4、幼儿用书。引导幼儿一一点数方框内的草莓、饼干、花朵和糖果,请幼儿说一说“一共是几只草莓?”(或几块饼干、几朵花、几块糖果)。引导幼儿把每一种物品的数量用数字写在后面的方格里。

5、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从孩子当堂反馈情况来看,20以内的计数和书写孩子都会,但存在不太规范情况。主要问题出在:16书写时有6个孩子把6写反了:云娜、宁宁、钰萧、小凡、承宇和子萱。另外子萱还把16写成61、17写成71等,孩子在左右问题上还存在模糊,请以上家长在家引导孩子强化练习6的书写。

《有关中班教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