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安全用电》中班安全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注意安全用电》中班安全教案(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注意安全用电》中班安全教案 篇1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孩子小,对什么事情都非常好奇,对电的好奇也不例外,在一天的活动中,难免有的时候幼儿会跑出老师或者家长的视线,怕电伤到孩子,所以设计这个教学活动让幼儿对电有所了解,知道电会伤人,不碰它。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每个幼儿能够知道电会发生危险,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重点)
幼儿肯定对电从那里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难点)
活动准备
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电器图片几张。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 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 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 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 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 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 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 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 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 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通过图片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图片,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看见电线段落在路上,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注意安全用电》中班安全教案 篇2(一)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安全用电(人教版教材)。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
幻灯机,有关电的应用方面的几张投影幻灯片,自制课本图10—11、图10—13的投影幻灯片(或插图),课本图10—14的挂图一幅。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
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
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
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
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
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
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明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0—10,并请学生指出图甲和图乙中电流的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图甲):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跳转《电子课文》
双线触电(图乙):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指出: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4)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四、第五个问和答。然后问: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
学生答:要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课本上的图10—11的4个图(或出示挂图),指图提问。如用幻灯片打出甲图,教师指图提问: ……此处隐藏7815个字……流的计算,如何选用保险丝的额定电流;触电的急救及安全用电及安全用电原则。
二、教学难点
焦耳定律在解题过程中如何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多大的额定电流的保险丝;家庭电路的连接。
教具
测电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上节课复习了电功率,知道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2、额定电压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时(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电压(用电器实际工作的电压)实际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的功率)当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是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当实际电压下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当用电器的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
3、测量小灯泡的的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差不多的。都是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小灯泡串联,电流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电路是开关处于断开,滑动变阻器位于最大阻值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最后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使用公式R=UI,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公式P=UI。
二、引入新课
我们在生活中知道用电器工作时间过久时,就会有点烫,比如电脑,有排风扇就是为了散热;电视机、电动机等,都会有热量产生。虽然这些不是点饭锅、电热毯、电炉等发热用电器但都会产热,也就是电流通过导体就会产生热量。那么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产生多少热量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三、电与热
1、焦耳定律
大家都知道能量的单位J吧!能量的单位焦耳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焦耳(1818———1899)命名的,焦耳一声致力于实验研究,他用近40年时间研究热和功的关系,根据所测电流通过电阻放出当热量,提出了焦耳定律。
通过演示实验,我们知道,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与1840年最先精确的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表的式Q=IxIRt
对焦耳定律的理解:Q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电流是通过该导体的电流,电阻是该导体的电阻;并且是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在纯热电路中可以用公式Q=UIt)
例:某电热壶铭牌上标有“220V,1000W”的字样,当其正常工作时,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加热到80℃,用时10min(C =4。2×10 J/(kg。℃))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电热壶烧水的效率是%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cm⊿t=4200×2×(80—30)J=420000J
饮水机消耗的电能W=Pt=1000w×600s=600000J
饮水机的加热效率η=QW×100%=70%
2、电热的应用和防止
利用通电导体会产生热量,可以制作电饭锅、电热毯、电热水器,电炉的加热用电器(由于这些用电器都是纯电阻用电器,根据公式及其变换式可以知道电阻越小其产生的热量越大)
通电导体都会产生热量,我们有很多用电器是不需要热量,甚至不能在高温下工作的,比如电脑,温度过高会影响电脑正常工作,所以很多用电器我们比希望它发热的。所有的有电流通过的导体都会产生热量,那么怎么来防止电热呢?以电视机为例,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就是为了通风散热,使用时一定要将防止沙尘的罩布拿开;还有电脑运行时温度升高,需要用微型风扇及时散热。过多电热如果不及时散失,会产生许多安全隐患。
四、家庭用电
1、家庭用电的组成
大家的家里的电路就是家庭用电,大家想一想家里的电路有哪些组成的?
学生回答
首先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电能表;然后是保险盒;每个家庭里都有开关,插座、用电器等。所以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能表、保险盒、开关、插座、用电器等。
2、家庭电路的连接
例:将右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电路。
用电器与插座并联,开关与用电器串联,开关和保险盒要装在火线上。
3、保险丝
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其材料是用电阻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问:为什么保险丝要用电阻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
学生答:
(因为焦耳定律,R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大,熔点低、产生一定热量就会熔断,因此就可以保护电路,反正危险的产生)
4、测电笔
测电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示范测电笔的用法、结论、现象。
5、插座
有金素外壳的用电器要使用三孔插座。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的火线之间的绝缘体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至人造成伤害(解释:人有电阻,外壳与地接触,人就短路。)(与水有关的用电器也要三孔插座)
五、安全用电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功率过大的用电器不要同时使用,从节约等角度不要买过大功率的用电器)
2、触电:人体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火线,当发生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急救。(切记不要不要直接去拉被触电人)(让两位学生演示触电急救)
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低压带电体不要用手等去接触,远离高压带电体)
例: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熔丝熔断了,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D、家庭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解析:熔丝熔断可能短路,也可能是家用电器总功率超过保险丝的额定功率;家用电表的示数显示的是消耗的总电能;熔丝要选择电阻大、熔点低的材料而不能用铁丝代替,因为熔丝必须在电流过大时能熔断;为防止家用电器漏电,金属外壳要接地(答案:D)
六、本堂总结
焦耳定律家庭电路安全用电
七、课后作业
母题探究
八、板书设计
第11课时电与热安全用电
一、电与热
(1)、焦耳定律:Q=I×I×R×t
(2)电热的应用和防止
二、家庭用电
(1)、组成
(2)连接
(3)保险丝:电阻大,熔点低
(4)测电笔:区别火线和零线
(5)插座:易漏电的用电器要三孔
三、安全用电
(1)、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总功率过大
(2)触电急救:先关电源,再急救
(3)用电原则:不接触、不靠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