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集优秀事迹

时间:2024-09-24 11:41:45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15篇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核酸采集优秀事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1

为锻造过硬的核酸检测队伍,3月28日下午1点半,xx社区党支部书记xx组织全体人员和志愿者进行防护服穿脱全程培训,通过视频学习、现场演练,大家熟悉了流程,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做好了准备工作。

在本轮防控工作中,她把两个孩子放到父母家里,与城管战线上的丈夫共同抗疫。她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部署工作、落实措施、现场指挥、查漏补缺、入户上门、总结上报、夜间巡逻、劝离聚集、宣传讲解等已经成为她的工作中心词。

她始终把关心居民疫情期间的需要摆在优先位置,及时上报群众反映的疫情防控、患病就医、生活保障等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

她常说,“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与你有多亲,这个时候的忙碌只为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以“组织快、转运快、核查快”的“三快”速度,出色地完成每轮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守好了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2

我是来自xx级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xxx。本次寒假返乡我参加了协助城乡居民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主要帮助居民填写采集信息,测量体温,核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并维持现场秩序,同时我也参加了返乡卡点值守的志愿服务,主要负责检查外来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测量其体温,拦截外来车辆等工作。

我是2022年1月14日从海南大学回到我的家乡广西隆林,第二天早上就接到了防疫通知,当时其实挺着急的,害怕回不了老家与家人团聚。紧接着又收到了封城的消息,所有人员车辆不能出县城,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看到县团组织发布志愿者招募发布令,我和我的小伙伴就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报名之后第二天,就被分配到一所中学,协助医护人员采集师生及家属人员的核酸,作为亲历者,看到了所有工作人员的不易,好在经过两轮的核酸检测结果都是好的,我们也看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希望。

在得到城区核酸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后,隆林县城又恢复了生机,我应村里要求回乡,开启了我的第二段志愿旅程——村级卡点值守。拦截外来车辆,严格查检并登记外来人员信息,有时也会碰到态度不好的人,对我们就是一顿骂和不配合,但是在最后的劝说下,他们也能理解并好好配合我们的工作,在他们离开时,对我们说“辛苦了”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配合与理解。

但在一切正常运行中,在2月4日,我们又接到了不好消息,临近德保县城又出现了一例阳性病例,我们再次拉响了防控警报,接连几天病例只增不减,城里乡下都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严格把控每个要点,我又在2月9日再次报名了协助核酸检测的志愿者,连续四轮的核酸检测,一次没落下,帮助村民填写信息,搀扶老人做核酸。村里老人小孩比较多,工作量比城里大,他们有的手机填不了信息,还有的不认识字,只能由我们志愿者帮助完成。因为人太多系统有问题时的手忙脚乱、村民不遵守秩序喊破喉咙的无奈……一天的工作不间断下来,可谓是腰酸背痛,有的志愿者腰已经痛到直立不起来,即使是这样,但在与医护小姐姐交流,我们一天下来一个人要采集860到1000人的核酸,今天在这个乡镇采集,明天就可能到另一个乡镇采集,到达饭点也开不了饭,几天都吃不上一口热饭,种种困难他们都能克服下来,我又开始满血复活,继续加油干,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需努力,一定要作为他们很好的后盾!

在参加这一次志愿服务之后,我第一次意识到,疫情离我们很近,不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要按照规则做好每一步的防控,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监督,做好个人健康行程报备,个人防护等疾病防控措施。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齐心协力,理解与配合,我相信疫情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恢复往来的生机!加油!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3

“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距离、不要聚集。”“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安静,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请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我们的检测很快的,请大家耐心等待。”县人民医院护师,在扶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核酸检测采集点,工作人员们不断重复提醒语。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检测工作,他们的嗓子几近沙哑,可还是坚持不断引导居民有序检测。

一名工作人员说:“作为一名党员,做核酸检测我必须冲在第一线。通过我的引导,居民排队更有序了,守住一米线,降低了传播风险;通过我的讲解,居民也没有那么紧张焦虑了,我觉得挺高兴的。”

在扶风高中进行核酸检测点,像这样的干部职工还有很多,他们中有的来自市直机关,有的来自经开区各部门,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在得知辖区要开展全民核酸检测时,他们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到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中。在检测现场,他们不断走位,哪里缺乏人手、哪里需要协助,总会有人冲上前去,他们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让参检群众感受到了寒日的温暖。从宣传讲解、维持秩序,到采集人员信息、调配运送防疫物资……在每一个一线岗位上,都能看到这些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奔波忙碌的身影。

全体工作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病毒赛跑,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登记处就是先锋岗,工作点就是责任田。为了居民少挨冻、少等待,他们不舍昼夜辛苦忙碌,不吃饭、不喝水成为工作常态。“穿上防护服,代表着承担起一份责任,尤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愿意为我的城市、我的家园出一份力。”一位街道工作人员道出了每一位工作者的心声。

面对疫情这场“大考”,城关社区街道核酸检测点的全体干部职工喊出了“在防疫面前,没有局外人”的口号,在抗击疫情核酸检测第一线,他们团结一心、听从指挥、科学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世纪先锋”的精神内涵。因为有他们的不畏难、不畏险,勇敢“逆行”,温暖了辖区每一位群众的心。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4

xxx,男,中共党员,禹城市卫生健康局医政科科长。自3月10日以来,他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组织成立救治队伍,启用定点救治医院,联系上级科室,协调做好救治相关工作。3月10日上午,第一时间对接德州市援禹队伍,做好600余名援助人员的住宿、医疗防护工作,确保到达当日便能投入到封控区、管控区的采样工作。

同时,根据各镇街核酸采样情况,及时调配支援队伍,确保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顺利完成。对接第三方方舱实验室,做好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及车辆通行等工作,确保实验室及时投入使用。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后,做好各实验室及其他县市区核酸检测样本调拨工作,累计调拨宁津、齐河、陵城等实验室核酸采集样本25000余管,调拨第三方实验室60000余管,有效缓解了禹城市检验室的检测压力。积极与市人民医院联系,研究制定封控区、管控区和密接、次密接等重点管理人员急危重患者的就诊流程,确保患者得 ……此处隐藏3935个字……我挡病毒,我为你送清凉,坚守之外,暖心瞬间不断,辖区企业、居民纷纷送上冰镇饮品和水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谢谢你们给我们做核酸检测,你们辛苦啦!”一位不留名的.热心居民通过闪送形式,为现场工作人员送来红牛、矿泉水解渴。社区的一位外卖小哥,同样爱心接力,买了两箱水送到核酸检测点位,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这一份份充满爱心的善举给核酸检测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丝夏日的清凉,温暖了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抗疫人员的心窝。

最美:同心聚力担责任

1050名医护人员,900余名党员机关干部、3000余名志愿者,还有更多无法用数字统计的公安、城管及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奔赴岗位。截至22时,邓州市区域全员核酸累计采样295023人次,样本均已按照转运要求转运至实验室。紧张的采样结束后,考验的是实验室样本检测的能力,今晚注定彻夜未眠,邓州市五家实验室正通宵达旦、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

疫情就像集结号,紧急时刻,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们迅速集结,逆风而行,奋战一线,他们默默地奉献,令人动容,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邓州的“速度”与“温度”,他们是最美的人。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14

小静,女,汉族,1977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2007年9月参加工作,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敦化市民主街文化社区党委书记。曾荣获吉林省百姓学习之星、延边州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

加强统筹调度迅速行动落实。

3月8日早7点,文化社区辖区一次密接触者核酸检测初筛为阳性人员,需要对整栋楼进行封控管理。小静闻声而动,第一时间根据居民楼特点,迅速统筹安排党员、志愿者做好各项工作。向上级报备统计数据、安排人员分工、挨家入户采集核酸……不到两个小时,整栋楼144人核酸检测全部完成,接着小静又安排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终末消毒和环境检测,协调居民所需物资,对管控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并开展心理关爱。晚上七点小静又去参加全员核酸检测调度会议,会议结束后安排核酸检测工作的全面落实和管控部署。那一夜,小静顾不上24小时没有休息,连夜紧急组织起一支231人的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安排布置核酸检测点3处,检测台7台,流动组4个。做好各项核酸检测准备工作。搭帐篷、设立采样点,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的统筹调配,准备工作完成后,已是清晨。3月10日早上4时,小静便赶忙来到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再次对会场布置进行查漏补缺,反复向各个点位工作人员强调做好核酸检测和医疗垃圾转运、处理工作,将各项工作细节做到位、做扎实。

无悔坚守岗位只为守护平安。

时间紧任务重,小静开启了无休息、无停歇的加班模式,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从早上5时直到晚上十一点有时会更晚,每天17、18个小时高强度工作,眼圈已经熬红,鬓角爬满银丝。分配完工作以后,小静便不停地穿梭在社区和3个检测点之间,电话不离手,一早晨的时间她接了167个电话,来自上级、工作者、志愿者、居民……这还不算单位固话和微信。由于长时间说话,小静的声音极其嘶哑,她只是默默忍受着。小静总是反复强调让大家做好防护措施,可面对检测的居民重复的疑问和出现的情况,她总会不厌其烦地冲在最前面为大家解释、安抚。志愿者看到她忙前忙后,心疼地劝她歇歇吧,每天这么忙乎身体顶得住吗?她坦然得笑了“谁让我是社区书记呢,我得对辖区的8043人的健康负责。”

坚守初心使命舍小家为大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小静本身身患重病,可是作为一名党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担当,用责任和使命谱写忠诚,全心全力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顾不上坐下好好吃一顿饭,顾不上喝水如厕,更顾不上照顾重病卧床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明理的母亲担心耽误她工作,不敢给她打电话,直到流动组人员去采集核酸时,母亲才急切又心疼地向工作人员询问女儿情况,心疼地说她太忙了,她已经连续八天没有回家了。小静的女儿也成了一名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安排居民排队、宣传防护距离、为志愿者发放物资有女儿的身影,点位扫码员有女儿的身影,上楼为隔离人员贴封条有女儿的身影,女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妈妈的坚强后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疫情漫漫,小静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全意为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以“功成必定有我”的热情,严防死守着自己的责任区,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好抓实抓彻底,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做着不凡的事业,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闪闪发光。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15

“滴~滴~滴~”闹钟在8月31日凌晨5点30分准时响起,这是西区玉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谭xx核酸采样小分队中救护车驾驶员龙佳丽设定的。当天我市暴雨蓝色预警,她得比平时早起20分钟,因为担心路上出现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天气预报提醒今天暴雨蓝色预警,记得带伞。”早上7点,谭xx和队员们已经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检查核酸采样所需的物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手提消毒液,一切准备就绪,入户核酸采样之路开始……

“您好,打扰您了,来做核酸啦。请您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码或身份证,便于我们采集信息上传。”“来,张大嘴,头往后仰。”这样的话语,谭xx在入户过程中不记得重复了多少遍,而入户采样步骤也早已形成肌肉记忆。采样完成后,谭xx还不忘叮嘱居民做好日常防护和居室消毒。“辖区内楼房都没有电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五六斤重的采样箱,提着一瓶消毒液,爬到四楼的时候,已经喘不过气,得稍息几分钟才能继续爬行。工作虽然辛苦,但每个居家隔离的人员都能积极配合,还连连说‘谢谢!辛苦你们了’,我们就觉得很温暖,这也许是让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吧。”谭xx说。

上楼、下楼,一户又一户,而且每采集完一户就要更换一套防护服,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甚至口腔有了痰也得咽下去。

“居家隔离的住户都隔得比较远,而且有些住的楼层较高,最高有9楼的,来回得花不少时间。”中午12时30分左右,谭xx核酸采样小分队顺利完成12户21人的入户采样任务,回到社区,脱下防护服,谭xx的前胸和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浸透,发丝上的汗珠清晰可见,紧紧包裹在乳胶手套里是一双发白肿胀的手,严丝合缝的面罩后是布满勒痕的脸,她一边喝水一边笑着说:“今天早上下了雨,天气还凉快,前些天特别热的时候,穿上这身防护衣就感觉在蒸笼里面。无论是逆行者还是志愿者,都在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们都渴望美好的岁月,为此我们愿意负重前行,无怨无悔。”

采样小分队队员王春璃一口气喝完一瓶矿泉水后笑道:“我又满血复活了!立即开机。”她们进行简单的休整,补充相应物资后,又开始对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

谭xx上门核酸采样小分队只是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基层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每名医务人员都身兼多职,为居家隔离人员入户做核酸采样,为行动不便人员采取上门核酸服务,到集中隔离点收样……他们用平凡的坚守,温暖的话语,朴实的行动,热心的服务,细心地叮嘱,和群众的理解配合,高效地完成风险人群入户核酸采集任务。

《核酸采集优秀事迹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