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迹1姓名:于博
性别:男
所属地区:辽宁鞍山台安县第一初级中学
简介:自立、自强、自信、阳光、勤奋、好学,这就是他,一个留着短短的学生发,圆圆的脸蛋上总带着灿烂笑容的男孩。他就是台安一中八年(2)班的学生 ——于博。
【孝心故事】
提起于博同学,认识他的老师、同学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老师说,他是一个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孩子;妈妈说,他是一个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孩子;邻居说,他是懂事乖巧、讨人喜欢的孩子;同学说,他是一个乐于助人、活泼开朗的孩子;他自己却说,我只是个普通的孩子。
于博,今年14岁,四年前爸爸突发多发性脑梗塞,住进了医院,经医大诊断为因外伤导致的后遗症(当兵执行任务时出过车祸),病情非常严重,妈妈一心想治好爸爸的病,便带着爸爸四处求医,走遍了省内各大医院,花掉了家里本不多的全部积蓄,还借了好多外债,为了给爸爸继续治病和还清外债,妈妈卖掉了家里的房子,现在住在一间不足四十平米的廉租房里,如今家里一贫如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家电,就连于博住的床都是用板子临时搭建的,现在爸爸仍然生活不能自理,但妈妈说:“只要爸爸在,家就在”,为了改变生活现状,多增加一些收入,妈妈不仅要照顾爸爸,还要做几份小时工,累了一天的妈妈在给爸爸喂饭时,喂着喂着自己却睡着了。望着疲惫的妈妈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要帮妈妈一起撑起这个家。于是他开始学着给爸爸洗漱、喂水、喂饭、剪指甲、洗衣服等。起初,做每件事时,动作都很笨拙,要花费很长时间,有时把水弄满一地,有时给爸爸喂呛着了,自己非常自责。经过多次的练习,娴熟的动作,让爸爸每次都能给他一个微笑,现在,他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帮爸爸把卫生打理一番,给爸爸讲一下今天发生有趣的事,哄着爸爸开心,然后才能去完成作业,直到很晚。
几年来,生活让他学会了自己洗衣服、做饭、照顾爸爸,打理家务等小本领。记得有一次,妈妈去看望生病的爷爷,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一天的劳累,再加上晕车,回到家的妈妈一下子瘫软到床上,他和平时一样照顾完爸爸,又给妈妈煮了一碗面条,还加了个鸡蛋,当妈妈看着热腾腾的面条时,不禁流下了眼泪,她欣慰的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这是妈妈吃的最幸福的一顿饭。”
为了给家里减轻生活负担,他从不开口要吃的、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好心人送的,他从不挑剔,自己把衣服洗干净后,只要能穿就好,懂事的他放学后还经常会帮妈妈打扫小区楼道。这是一项需要有耐心而且很辛苦的活,每次都要扫、擦、拖几个来回,打扫一次卫生要上下一百多个台阶,再加上外出打水,每次打扫完都是大汗淋漓,经常是手磨破了,衣服弄脏了,但他从不说苦说累,生活中时刻体现出一个小男子汉的勇敢和坚强。
记得有一次在帮妈妈捡拾废品时,不小心手被划破了,出来很多血,妈妈给他包扎时心疼地说,让他不要再做了,他忍着疼痛,笑着对妈妈说:“没事的,不用担心,男子汉没有那么娇气,一会就好了。”说完,就又去帮妈妈把事情做完,就这样,他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在帮妈妈分担着,像个“小大人”似的为家里增添着力量。
在学校,他勤奋好学,热爱集体,关系同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更是劳动的小能手。上学时,有的同学不会骑自行车,他就主动伸出援手,带他们一起去上学,成为同学们的好朋友。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活中,在妈妈的影响下,在老师的教导下,让他学会了善良做人,诚信做事,学会了自强、自立、自信。20xx年度被评为“台安好人”称号。让父母和老师看到了希望,成为同学们的学校榜样,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阳光好少年,于博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至真至善的思想态度,体现了一名当代中学生的良好素养。在学生心目中,他无疑是一面道德示范的旗帜,一个众生学习的榜样,一名当之无愧的美德少年。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迹2姓名:张欣悦 性别:女 名族:汉
出生日期:20xx年7月20日
所属地区: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方山乡王湾小学事迹简介 20xx年11月30日出生不到五个月的小悦悦随着爸爸妈妈的离异回到了舅舅家。
小悦悦的妈妈患有风湿病,双膝长期疼痛,关节变形且骨质增生导致行动困难,被确诊为三级残废。小悦悦的爸爸也患有小儿麻痹症,因此爸爸家人嫌弃被拖累就把小悦悦和妈妈赶出了家门。从此小悦悦就长期住在外公家。小悦悦的舅舅在部队里保家卫国,因此小悦悦的外公和外婆就担起了上有八十岁双亲,下有几岁的孙女和小悦悦的生活重担。一家八口人五口人就是药罐子,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许多困难。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悦悦从三四岁就变得格外懂事……孝心故事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她是方山乡王湾小学第一年级学生张欣悦。物欲横流的世界,她虽小,但她的本性最为纯真!“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成为现阶段人们寻求真爱的标准,她深切地感受到这爱的真谛。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妈妈没有丢下她。现在小悦悦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往后无论生活有多少风风雨雨,他都不会抛弃妈妈和爱他的人们!
每天下午放学后便是张欣悦最忙的时候。外公外婆基本每天都在田地里照顾庄稼,那是农村人的命脉。留在家里的太爷、太太、妈妈由于行动不便因此所有的家务只能由小悦悦来做。每天下午放学后小悦悦便走在路队的最前面总是第一个早早回家,她一进门放下书包便开始喂猪、喂鸡、喂狗、烧炕干各种家务。虽然很辛苦但是小悦悦一想到外公外婆拖着劳累的身子回到家里能够轻松点,她脸上还是洋溢快乐的笑容。在这本该不是她承受这一切的年龄她却承受了这一切,小悦悦是多么的坚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斗!
闲暇时间,小悦悦便会给太爷、太太、妈妈打来热乎乎的洗脚水,洗完脚之后便会给他们按摩腿。那年太爷突发脑溢血左半身差点瘫痪经过积极治疗再加上外婆每天按摩才慢慢恢复过来。从此小悦悦便学会了按摩,每天晚上都会给太爷按摩。有时候妈妈也会因为膝盖疼痛难忍会哭会发脾气,小悦悦便会安慰妈妈说:“妈妈别哭,有悦悦在,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却包含着一个爱自己家庭,有孝心的小女孩的赤子之心。学习状况 小悦悦深知生活的不易,也知道自己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给妈妈和家人带来好的生活,因此在学校学习也格外认真。从上学开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是学校三好学生的获得人。她生活上也格外节俭,用的铅笔也是从垃圾场捡来的半截铅笔。小悦悦因为格外懂事也成了老师最得力 ……此处隐藏12474个字……的好孩子,从没听过他讲过一句话抱怨父母的话,从没给父母添任何麻烦,而是主动、默默地包揽了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孝心故事】
林杰灵是厦门市内厝中学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热爱集体,率先垂范,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20xx-2019学年度获得翔安区"三好生"、20xx-2019学年区"美德少年"、20xx-2019学年市"美德少年"。在20xx-2019学年校"有效识记,经典诵读"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担任年段学生会纪律部长、班长和英语学科代表,带领全体同学不断进取,蒸蒸日上。他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然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孝老爱亲之心。
林杰灵同学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双亲都肢体残疾(父母亲均为单臂),但他们身残志坚,自力更生,经营着一家自选小卖部。正是父母亲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力影响着年幼的儿子。在家里,小小年纪的杰灵是一个孝老爱亲的好孩子,从没听过他讲过一句话抱怨父母的话,从没给父母添任何麻烦,而是主动、默默地包揽了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洗衣、煮饭、打扫房间、帮照顾小妹妹,帮助父母站柜台卖东西、搬货。晚饭后,他做完作业后会给父母端上一杯温水,为他们端来热水洗脚,为父母揉肩、背,陪他们说心里话……,他把对父母长辈们的感恩和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在日常生活里。去年春季,他的爷爷因病去世,足足让他伤心了很久。今年春节原本身体羸弱的奶奶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加上不小心摔了一大跤,本来身体就差,这会儿只能回老家,病躺在床上。杰灵一放寒假便搭车回老家照看病重的奶奶,一呆就是整个寒假。他除了给奶奶做饭,喂饭、熬汤药,洗衣服,还帮奶奶按肩、揉背。奶奶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病情有了很好转。他整个寒假都陪在他奶奶身边,没有出去过一次游玩,可怜的孩子竟瘦了7、8斤,看到此场景他奶奶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水。
除了孝顺他的亲人,杰灵这孩子也对周边的老人非常尊敬。有位80多岁的老婆婆经常走路到他们店里来买米,眼看老人步履蹒跚,小杰灵看在眼里,急忙帮老人提米,搀扶老人一起回家。这样的举动,大人们看在眼里,暖在心头。逐渐地,老婆婆来店买米及杰灵送老人回家成了每月必做的事,这是如此自然又如此和谐的一幕呀!邻居们都称赞有这样的好孩子真是上天赐给这对不幸夫妇的一块宝贝。
不久前一个周日中午,一个外地人的4岁的小孩在他家附近走失,小孩急得大哭,刚帮完父亲卸货的杰灵听到哭声后,急忙冲去安抚路旁的小孩,了解情况后,他把孩子安顿在家里,让爸爸妈妈在邻里告知路人,寻找失主。他自个儿喂小孩吃饭,哄小孩开心,陪孩子开开心心玩了整整一下午,直到下午5:30等来焦急万分的夫妇,他才匆匆去做作业。这对又悲又喜的夫妇为这样懂事而富有爱心的孩子感动得当场掉下眼泪,紧紧抱住杰灵不松手。
林杰灵用着幼小的身躯却真挚的情感默默地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善良、孝顺的传统美德。我们期待他更好、更快、更精彩地成长为一名卓越少年。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迹15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这在最美孝心少年上得到了形象诠释。为救患白血病的父亲,8岁的曹胤鹏决定为父捐髓。为达捐献要求,他两个月里增重20斤!最终移植手术完成,父亲得救!从曹胤鹏身上,我们看到了少年之志的精彩与力量。
这种志向洋溢亲情。曹胤鹏说,“我爸给我了一条命,我也要再给我爸一条命。”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热泪盈眶,一个8岁的孩子能说出如此感恩的话,真的让人感动。孩子的志向洋溢满满的亲情,这种亲情感天动地,让人敬仰。孩子的志向因为亲情而温馨,而美丽,而精彩。
这种志向满是自信。父亲治病过程中,曾经调皮的他既照顾父亲又安慰母亲,成为家的支柱。曹胤鹏说,“我相信我能照顾好他”。这就是一个孩子的自信,这就是一个孩子的担当,这种自信,这种担当,让人佩服。俗话说,信心是黄金。孩子的自信比黄金还珍贵。
这种志向满是坚强。一个8岁的孩子,在苦难面前,没有倒下,而是坚强的勇往直前,父亲移植骨髓唯一的希望落在了只有8岁的曹胤鹏身上了。对于救爸爸,曹胤鹏没有丝毫犹豫。抽取备用血是件很痛苦的过程,但是,我们的曹胤鹏很坚强。
曹胤鹏捐髓救父的故事,彰显了中华少年的风采,他是父亲的好儿子,他是家庭的好孩子,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好少年,他是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的美丽使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传承,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生活中打造的温暖力量。
当然,曹胤鹏的故事是最美孝心少年高尚品德的一个缩影,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人小志气大,是当代少年的榜样,是我们所有大人的榜样。他们是孩子的道德楷模,他们是我们社会生活的道德丰碑。我们应该敬仰他们,学习他们。
少年强则国强,最美孝心少年就是少年强的代表,我们为有这样的强少年而自豪!他们形象诠释“有志不在年高”,激励我们所有的少年面对困难,勇敢向前,把困难当做激励人生的磨砺石,让人生之志在困难中坚强成长。
“最美孝心少年”——田应志
末和假期来打理。
除了农活,田应志最牵挂的是哥哥。3岁时,哥哥田应权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和癫痫病,手脚扭曲变形,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就连吃饭都非常吃力。为了给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父母外出后,留下身体残疾的哥哥、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应志照顾。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脸、洗脚这些事,都得田应志帮忙。因为身体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田应志承诺一定能够照顾好哥哥上学路上的安危,这才圆了哥哥的求学梦,九年的时间,从坡脚村到学校8公里的路上,总是可以看到哥俩风雨无阻的身影。
20xx年9月,两兄弟同时上初中。开学的第一件事,田应志就找到学校老师,要求两兄弟同读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给哥俩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学生宿舍。然而,哥哥担心影响田应志的学习,却瞒着田应志向学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学的请求。田应志立即找到了校长,终止了哥哥的退学行为。
20xx年中考,田应志被贵州省级示范性高中兴义五中录取。然而是去上学,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家人,田应志陷入了两难。在家里,田应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饭做菜,他担心自己到更远的地方读书,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饭菜。
现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心里明白,这一次绝不能耽误孩子了。爸爸决定不再出远门,就近找些零工补贴家用,照顾家人。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演播厅的舞台上一位清纯甜美的小姑娘正深情地演唱着。她身穿褪色的校服,与这华丽的舞台格格不入,可她的歌声却犹如百灵鸟般婉转动听,牵动着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
这是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节目录制现场,台上的小姑娘名叫向小康,一位来自湘西古丈坪坝乡窝米苗寨的苗家小姑娘。20xx年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少年,参加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成为杨钰莹老师的学员。向小康以令人潸然泪下的真实经历和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感动无数观众,在第二期节目中以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和她的乐观、坚强、纯真感动了无数观众。
文档为doc格式